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
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三。明代。茅坤。 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纪事 其七。清代。黄遵宪。 四年一公举,今日真及期。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人人手一纸,某官某何谁。破晓车马声,万蹄纷奔驰。环人各带刀,故示官威仪。实则防民口,豫备国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窥。三五立街头,徐徐撚颔髭。大邦数十筹,胜负终难知。赤轮日可中,已诧邮递迟。俄顷一报来,急喘竹筒吹。未几复一报,闻锣惊复疑。抑扬到九天,啼笑奔千儿。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轰轰祝炮声,雷乡云下垂。巍巍九层楼,高悬总统旗。
春夜雷雨。明代。王缜。 寒暑相催似转车,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动山川肃,万壑烟迷岐路叉。人向中星占岁运,春随甘雨换年华。善言赢得水灾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陈师道。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布德刑开网,和戎戢武威。要知怀惠处,行路涕交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