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渊渟别一湖,偕游竟日足欢娱。微风蹙浪清如许,远岫笼云淡欲无。
自得锦鳞时在藻,翩然浅濑起飞凫。倚阑共咏溪山胜,写入新诗当画图。
夏日偕唐璞亭司马杜春墅邱瑶圃广文陈瑶阶山长邱爱庐砚长游鲫鱼潭留饮潭上书室 其一。清代。曾中立。 东海渊渟别一湖,偕游竟日足欢娱。微风蹙浪清如许,远岫笼云淡欲无。自得锦鳞时在藻,翩然浅濑起飞凫。倚阑共咏溪山胜,写入新诗当画图。
曾中立,号鹤峰;广东嘉应州人,寓凤山县。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恩科举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间掌教海东书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时,曾招募粤庄义民,守备凤山地方。现存诗作见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 ...
曾中立。 曾中立,号鹤峰;广东嘉应州人,寓凤山县。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恩科举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间掌教海东书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时,曾招募粤庄义民,守备凤山地方。现存诗作见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
菊花。唐代。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三。元代。方回。 蚁溃金堤薄俗颓,圣门谁与嗣云来。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有志向能穿虎石,无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气燄吾尝见,转首空成一聚埃。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元代。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
水调歌头 姑苏台。宋代。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山脚散步由舍北归。宋代。陆游。 空碧升团月,江郊弄夕霏。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犹稀。冰解鱼初跃,风和雁欲归。兴来忘远近,草露已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