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
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
烟波浩渺。愁人同调寻孤悄。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南浦 用张玉田春水韵。近现代。陈衍。 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烟波浩渺。愁人同调寻孤悄。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
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寄远曲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瓶花 其二。清代。朱景英。 攲斜态亦自然佳,晕脸初匀镜槛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骓谁踏洛阳街。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明代。方孝孺。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