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
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
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
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
年饥高下艺麦多,暴如山阜汸如河。
那知雪欲苦淫潦,两岐半吐翻随波。
欣闻万事一言了,使者勤民坐待晓。
指麾郡将率官僚,出郭共迎罗汉祷。
由来天意每因人,况自至诚宜感神。
明朝披雾走乌辔,晴光杲杲清无尘。
回头菽粟贱如水,醉饱田间摩腹觜。
周行四海不齎粮,可但携壶饷邻里。
出游遂继文昌谣,追锋行赴公车招。
快将刘晏干排手,衮衣入相裨唐尧。
广文才气迈燕许,分教芹宫从少驻。
政德稳步玉笋班,好尾輶轩上天去。
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於法轮应。宋代。王之道。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年饥高下艺麦多,暴如山阜汸如河。那知雪欲苦淫潦,两岐半吐翻随波。欣闻万事一言了,使者勤民坐待晓。指麾郡将率官僚,出郭共迎罗汉祷。由来天意每因人,况自至诚宜感神。明朝披雾走乌辔,晴光杲杲清无尘。回头菽粟贱如水,醉饱田间摩腹觜。周行四海不齎粮,可但携壶饷邻里。出游遂继文昌谣,追锋行赴公车招。快将刘晏干排手,衮衣入相裨唐尧。广文才气迈燕许,分教芹宫从少驻。政德稳步玉笋班,好尾輶轩上天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 其四。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忆远曲。唐代。元稹。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近现代。溥儒。 羽阳宫殿悲何处。彩云萧史同朝暮。霸业久随尘,问咸阳、可怜焦土。祗河岳,还如故。阅沧桑,成今古。漳台片瓦皆愁侣。叹璧月仍圆,销磨秦汉经风雨。兴亡恨,谁能补。
夏景 其一 夏雨生众绿。宋代。刘辰翁。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
婺源三首 其二 李坑。。傅义。 小桥流水忽驰名,似接高邻与有荣。一路却怜青石板,被人压出许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