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蓴浸滑涎蜿蜒。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常思郢客解刺舡,岂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东湖诗。宋代。李廌。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蓴浸滑涎蜿蜒。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常思郢客解刺舡,岂解乘槎上青天。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雷阳道中即事 其八。明代。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桥,盘冈几转度山椒。牛堪负囷归村垄,水自推车灌稻苗。瘴雨洒林烟不扫,火云酣午叶如烧。虽然也是南中地,却望家园首重翘。
游石桥遇隐者。宋代。赵鼎臣。 巨石引飞梁,奔泉泻纤缟。行攀石上藤,坐听林间鸟。兹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旷然脱尘嚣,率尔慕轻矫。道逢餐霞人,邂逅惬幽讨。绝粮三十年,颜色长美好。云此岩上芝,可得终岁饱。盛谈山中趣,似欲容吾老。平生苦因循,学道真不早。忧患日煎熬,精神岁消槁。况为官拘挛,而与事缠绕。悲欢相乘除,失多殊得少。君言会可思,待我婚嫁了。
用盐政姚德宽韵。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题刘教谕两山书堂。明代。杨荣。 左峰俨飞盖,右峰如聚毂。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中藏万卷馀,琅琅时诵读。素灯深夜雨,潇潇响梧竹。岂无青藜翁,殷勤访天禄。白云东西飞,苍翠宛在目。于兹移教铎,远度松溪曲。静对湛卢清,难忘故山麓。写此寓高情,尚慕紫阳躅。
清都观答幼遐。唐代。韦应物。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兴高清露没,渴饮琼华浆。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顾我笑,绿简发新章。泠泠如玉音,馥馥若兰芳。浩意坐盈此,月华殊未央。却念喧哗日,何由得清凉。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荣名等粪土,携手随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