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持一心,心各主其事。显晦道本同,语默理无二。
鲁男深闭门,柳公置怀次。凁水时拒妾,东山日携妓。
伯夷耻周粟,太公赞周治。严陵戏横足,尼父肃屏气。
辟佛闻韩公,押僧见苏氏。闭门著道德,历国说仁义。
汲黯摅直忠,陈平弄奇计。独醒沈汩罗,盗饮卧邻地。
谁适更谁莫,谁非更谁是。君子何必同,亦仁而已矣。
吴斗南谓人生须行乐何拘拘不出写以奉答。明代。吴琏。 人各持一心,心各主其事。显晦道本同,语默理无二。鲁男深闭门,柳公置怀次。凁水时拒妾,东山日携妓。伯夷耻周粟,太公赞周治。严陵戏横足,尼父肃屏气。辟佛闻韩公,押僧见苏氏。闭门著道德,历国说仁义。汲黯摅直忠,陈平弄奇计。独醒沈汩罗,盗饮卧邻地。谁适更谁莫,谁非更谁是。君子何必同,亦仁而已矣。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会陈亨父。明代。顾璘。 西园虚阁对高林,闭户焚香养道心。胜地几年频怅望,归帆千里一开襟。云深独鹤萧萧舞,海近寒龙细细吟。明月倚阑无限兴,莫因人世叹浮沉。
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 其二。明代。李东阳。 空山野食无烟火,灵籁天声自管弦。我亦从今断荤饮,为公重和石斋篇。
潢上钓鱼得四十九枚戏成小诗。清代。李英。 偶结西河叟,朝朝驻水滨。谁知麋鹿性,还与白鸥亲。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
看花回 记少年事。清代。杨玉衔。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黄叶,好商量、画意诗情。往来新认识,有个黄莺。
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赋。。潘光祖。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葱青树长双条玉,长白山储千里驹。虽以传经存晚计,更须调鼎向天衢。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眉寿即今将指使,霞觞端与鹤书俱。